灵溪老松歌

灵溪古观坛西角,千尺鳞皴栋梁朴。 横出一枝戛楼阁,直上一枝扫寥廊。 白石苍苔拥根脚,月明风憾寒光落。 有时风雨晦瞑,摆撼若黑龙之腾跃。 合生于象外峰峦,枉滞乎人间山岳。 安得巨灵受请托,拔向青桂白榆边安著。

译文:

在灵溪的古老道观坛场的西角,有一棵老松,它身躯粗壮好似能做栋梁的木材,树皮像鱼鳞一样皴裂,高达千尺。 它横着伸出的一根树枝,时常擦过旁边的楼阁;笔直向上的那根树枝,仿佛要去清扫那广阔的天空。 老松的根部被白石和苍苔环绕簇拥着,在明月高悬的夜晚,清风吹动树枝,寒冷的月光仿佛随着树枝的摆动而洒落下来。 有时候遇上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时候,老松剧烈地摇晃摆动,就好像一条黑龙在腾跃飞舞。 这棵老松本应该生长在超凡脱俗、想象之外的峰峦之上,却委屈地滞留在人间的山岳之中。 怎样才能让大力神接受请求和托付,把它拔起,栽种到月中的青桂树和天上的白榆树旁边呢。
关于作者
唐代卢士衡

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