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披四袄专藏手,夜覆三衾怕露头。 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 已落地花方遣埽,未经霜草莫教锄。 视草北来唐学士,拥旄西去汉将军。

译文:

### 前两句 白天的时候,身披四层棉袄,专门把双手藏在里面保暖;到了夜晚,盖着三层被子,还生怕露出头来着凉。 ### 第三、四句 得到了像牛头这样的特殊赏赐,还被允许手持象牙做的笏板(这显示身份和地位)。 ### 第五、六句 已经落在地上的花,才让人去打扫;还没有经过霜打的草,不要让人去锄掉。 ### 最后两句 就像在朝廷内负责起草诏令的唐朝学士,还有率领军队、持着旄节到西部去征战的汉朝将军。 需要说明的是,冯道历仕五朝十君,这组诗部分反映了他的生活状态与处世态度等,在翻译中,是结合诗句字面意思和其背后可能蕴含的情境进行理解的。
关于作者
唐代冯道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