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三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姮娥。

译文:

鹊桥刚刚搭建好,银河仿佛也哽咽了一般。就在今夜,我这如仙的男子姓和。 如果不是当年像古人一样在科举中登科折桂,又怎么能在这月宫里迎娶嫦娥这样的佳人呢。 这里解释一下,“攀桂树”寓意科举登第,“姮娥”就是嫦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美丽的女子,这首诗或许是和凝在得意之时,借神话表达自己科举成功后收获美好姻缘的喜悦。
关于作者
唐代和凝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