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冬夜与二三禅侣吟集茅斋

四海通禅客,搜吟会草亭。 撚髭孤烛白,闭目众山青。 松挂敲冰杖,罏温注月缾。 独愁悬旧斾,笏冷立残星。

译文:

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我为躲避战乱来到此地。来自五湖四海精通禅理的僧客们,为了寻觅灵感、吟诗创作,齐聚在这简陋的茅草亭中。 有一位僧人一边思索诗句,一边捻着胡须,此时孤灯散发着洁白的光芒;还有一位僧人静静地闭上眼睛,仿佛他的内心已经与周围那一片青葱的山峦融为一体。 在茅屋外面的松树上,挂着那根用来敲击冰块取水的木杖;屋内的火炉正暖着一个形如月亮般的瓶子。 而我独自满心忧愁,心中还牵挂着旧日军旗所代表的家国。我手持笏板,在这寒冷的夜中伫立,一直到天边的残星逐渐黯淡。
关于作者
唐代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