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勅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 门前送勅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 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 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译文:

我能够被朝廷征召,不禁泪水涟涟。若不是科举有着公平的道理,我哪会有这样的机会呢。 看那门前,身着朱衣的官吏送来皇帝的敕令;而宴会上,我这如同来自天上般幸运得中之人正举杯畅饮。 这宴会上,半夜的笙歌乐声仿佛要把月亮都留住,让它停滞在天空;直到黎明时分,桃花杏花绽放,那艳丽的色彩就像燃烧的春光。 虽然南山还有我归隐的溪路,可我还没拼尽全力来报答您的恩情,又怎么能就此归隐呢。
关于作者
唐代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