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 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 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译文:

火的性子怎么能和水的温柔相比呢,水从西边流来又向东奔去,这流淌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呀。 不要说水既能流入大海又能连通天河(这里“汉”指天河),虽然水能够承载船只航行,但也能把船只掀翻。 在湘江边,傍晚时分仿佛还能感受到尧帝两个女儿(娥皇、女英)的哀怨随水而沉;在汾河上,秋天的河水里似乎还泛着汉武帝的忧愁。 那汹涌的洪波和湍急的水流最终要流向哪里呢?到了二月,满眼都是随水漂流的桃花。
关于作者
唐代徐夤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