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公主挽歌二首 一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银𬬻称贵幸,玉辇盛过逢。 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

译文:

高安公主享有丰厚的封邑,每年能有三千户的赋税收入,她居住的楼台高耸,重重叠叠足有十二层之多。 她身份尊贵且备受宠幸,所用的银质香炉彰显着她的地位,出行时乘坐华丽的玉辇,所到之处无不热闹非凡,盛极一时。 她身为宫中女眷,谨守着为人嫔妃的准则,在宫中操持着内宅之事。然而,如今她那如嫦娥般的光辉却随着夕阳西下而消逝了。 就像当年的平阳公主一样,百年之后,这曾经的歌舞升平又是为谁而存在呢?曾经的繁华热闹,随着公主的离世,也都失去了意义。
关于作者
唐代李乂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年十二,工属文,第进士,茂才异等,调万年尉。长安中,擢监察御史,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睿宗朝,进吏部侍郎,改黄门侍郎,中山郡公。开元初,转紫微侍郎,未几,除刑部尚书,卒,年六十八。居官沈正方雅,识治体,时称有宰相器,与兄尚一、尚贞,俱以文章见称,有《李氏花萼集》。乂与苏颋对掌纶诰,明皇比之味道与峤,并称苏李。今编诗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