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群。 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𣸣。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 路转青山合,峰廻白日曛。 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 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 地上巴陵道,星连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鸿呌断云。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译文:

在东岩岸边,我刚刚解开船缆启程,到了南浦就与李明府的船只离散,落了单。 我们的船在洲岛间时隐时现,却因顺流、逆流的不同,在不同的水岸边行驶。 那风烟中,还能隐隐约约看到对方船只的影子,可彼此欢快的歌声和谈笑声却怎么也听不见了。 道路转弯,青山仿佛合拢起来,山峰迂回,白日的光芒也渐渐昏暗。 奔腾的波涛向上涌起,一片茫茫;积聚的水流向下流淌,泛起层层波纹。 有时候一瞬间感觉快要追上对方的船了,可转眼间又再次分开。 渐渐远离的树木,在视线中变得零零散散;远方的雾气,迷迷蒙蒙地将一切都淹没。 脚下这通向巴陵的道路,天上的星辰仿佛与牛宿、斗宿相连成了美丽的文彩。 孤独的猿猴在寒月下悲啼,哀伤的大雁在断云间鸣叫。 李明府乘坐的那如仙的船只再也看不见了,我满是思念,这思绪就像那弥漫的雾气一样,萦绕在心头。
关于作者
唐代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