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篇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 燕山游子衣裳薄,秦地佳人闺阁寒。 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 盘桓徙倚夜已久,萤火双飞入帘牖。 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 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 君看月下参差影,为听莎间断续声。 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 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 闻道还家未有期,谁怜登陇不胜悲。 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 莫言衣上有斑斑,只为思君泪相续。

译文:

秋天的夜晚,瑟瑟秋风不停地吹着,夜显得格外漫长。月色洁白,微风清爽,如玉般的露水浓重地凝结着。 在遥远燕山一带漂泊的游子,身上的衣裳已经单薄,而在秦地的佳人独守闺阁,也感受到阵阵寒意。 佳人本想在楼上把洁白的楚练缠绕整理,却又回到织布机前裁剪精美的齐纨。她挽起红袖,满心忧愁地徘徊着,望着那青色的捣衣砧,惆怅地来回踱步。 她这样徘徊踱步已经很久了,一双萤火虫飞进了窗帘和窗户。西北风轻轻吹拂着她纤细的腰肢,东南方升起的月亮洒在她纤细的手上。 这时的秋月格外明亮,惹人怜爱,这时的秋风也别有一番情意。你看那月光下参差不齐的树影,还能听到莎草丛中蟋蟀断断续续的叫声。 银河转动,青云中透出破晓的曙光,飞鸟啼鸣,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佳人皱着眉头穿针引线,思绪纷乱如麻,对着自己的影子缝衣,魂魄仿佛也悄然寂静。 听说游子回家还没有确定的日期,又有谁能怜惜佳人登上山陇时那难以承受的悲伤呢?她在梦里见到的游子模样还是旧日的样子,所以她才会按照往昔的尺寸裁剪衣裳。 她写好书信,远远地寄到交河弯曲处的游子手中,希望能赶在明年春草绿的时候送到。不要说衣服上有斑斑的痕迹,那只是因为思念君郎,泪水不断流淌所留下的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