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汉世祖庙

舂陵气初发,渐台首未传。 列营百万众,持国十八年。 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宛城劒鸣匣,昆阳镝应弦。 犷兽血涂地,巨人声沸天。 长驱过北赵,短兵出南燕。 太守迎门外,王郎死道边。 升坛九城陌,端拱千秋年。 朝廷方雀跃,劒珮几联翩。 至德刑四海,神仪翳九泉。 宗子行旧邑,恭闻清庙篇。 君容穆而圣,臣像俨犹贤。 攒木承危柱,疎萝挂朽椽。 祠庭巢鸟啄,祭器网虫缘。 怀古江山在,惟新历数迁。 空余今夜月,长似旧时悬。

译文:

舂陵之地刚刚兴起了那象征着帝王之气,而王莽在渐台被杀的首级还未传来。 刘秀当时统领着百万大军,更始帝刘玄维持政权有十八年之久。 自竖起朱旗之后,刘秀运势开始亨通,而且他的兴汉之道正与赤符上所预言的相契合。 在宛城,他的宝剑仿佛在匣中鸣叫,预示着他的不凡;在昆阳之战中,箭镞都顺应着他的意愿射出。 敌军像凶猛的野兽般被打得鲜血涂地,战场上喊杀声震得巨人般的声音都沸腾于天际。 刘秀的军队长驱直入经过北赵之地,又与南燕之敌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 各郡太守都恭恭敬敬地在城门外迎接他,而那与他争权的王郎则死在了路边。 刘秀在九城陌登上祭坛称帝,从此端居拱手治理天下,开启了长久的基业。 朝廷上下为此欢欣雀跃,大臣们身佩宝剑,纷纷前来朝贺。 刘秀以极高的德行治理天下,刑罚公正,可如今他神圣的仪容却已长眠于九泉之下。 我作为汉室宗亲来到这旧都之地,恭敬地听闻了祭祀宗庙的诗篇。 汉世祖刘秀的仪容肃穆而圣明,他的臣子们的塑像也端庄贤良。 可如今宗庙中,堆积的木材支撑着危险的柱子,稀疏的藤萝挂在腐朽的椽子上。 祠堂庭院里有鸟巢,鸟儿在啄食;祭祀的器具上结着蛛网,虫子在上面爬动。 缅怀往昔,江山依旧存在,然而朝代已经更迭变迁。 只留下今夜这一轮明月,还像旧时一样高高悬挂在天空。
关于作者
唐代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