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闻笙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髪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译文:

月亮从嵩山的东边缓缓升起,月光洒下,使得山峦越发显得空旷寂寥。 有位隐居山中的人喜爱这清幽的景色,披散着头发,静静地躺在秋风之中。 风停了,这夜晚是多么的清幽宁静啊,在这孤独的夜里,只有草丛中的虫儿在鸣叫。 传说中的仙人难以见到,只在这月色下仿佛能听到他们吹奏笙的声音。 那吹笙仙人嫣红的嘴唇轻吸着天地间的灵气,洁白如玉的手指灵活地调弄着,吹出了纯真美妙的声音。 这纯真美妙的声音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呢?那是蕴含着三山之上鸾鸟仙鹤般超凡脱俗情感的曲调。 往昔我陷入尘世的繁杂俗务之中,一直希望能听到这样的曲子。 如今我来到嵩山,卧居于此,多么幸运能承受这清幽的乐音。 与神仙相伴,欣赏这样的笙歌之乐就是我所向往之事,这笙歌也铭记了我内心长久以来的心愿。
关于作者
唐代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