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译文:

边境的烽火在榆塞这个地方发出了警报,那勇敢的侠客毅然踏上征途,渡过桑干河前往边疆。 战斗中,那如柳叶般的箭镞从银质的箭壶中飞出,射向敌人;桃花的艳丽光彩映照在侠客那精美的玉鞍之上。 当侠客拉开弓时,那满月般的弓弦与弓身形成的影子倒映在空中;宝剑的剑尖闪烁着光芒,好似与天上相连的星星融为一体。 侠客可不像当年燕太子丹的门客荆轲那样,只留下一曲《易水寒》,却未能真正成就大事。他要在战场上建立实实在在的功业。
关于作者
唐代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