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 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 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译文:

美丽的织女趁着这秋天的时节出发,她精心装扮,似乎连夜晚都在催促着这场盛会。 明亮的月光好像在偷偷窥视着织女,看她是否准备渡过银河;而那银河的色泽似乎也能让人分辨出牛郎织女即将在此相会。 织机和石头仿佛记录着天上的星象纹理,那装饰成针楼模样的地方,皇帝正在这里欣赏七夕的美景。 我偷偷地看着那些栖息的鸟儿飞来,都怀疑它们是刚从鹊桥那边飞回来呢。
关于作者
唐代苏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