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三泉即事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 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祗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 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 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 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 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 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 [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 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 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译文:

在这深秋时节,我趁着夜色从三泉山出发,只听得四周一片萧瑟凄凉的声响。 北面的树林里,夜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朝南望去,到天亮时大地已被白雪覆盖。我只知道北方的秋风寒凉,哪里能料到南方此时依旧温热。 山间的沙溪水流湍急,声音喧嚣,石头铺就的道路在光影中时明时暗。那景象,仿佛银色的沙碛横亘眼前,又好似瑶台仙境凝结于此。 我一边按照行程赶路,心中还眷恋着故乡。途中遭遇了不少艰难险阻,根本无暇停歇。身上厚厚的丝绵衣服被雨水湿透,怎么也干不了;悬挂的旗帜即便被冻住,却依然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下山时,泥泞的栈道靠木柱支撑着,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上山时,眼前的云梯仿佛直插云霄。我用手拍打着脸颊,让自己清醒些,可瘦弱的马还是累得停了下来。回头一看,同行的人也吓得差点跌倒。 一路上人来人往、忙忙碌碌,而我心中对目的地的思念却愈发急切。我渐渐年老体衰,身体也染上了疾病,力气耗尽,疲惫不堪。 天彭这个地方,确实地处偏远,地势极其险峻。我惭愧地拖着这衰老的身躯,担当着尚书的职责,还兼任着使臣的使命。 我知道京城周边粮食丰饶,边疆也没有战事。我盼望着能回去在宫殿的丹墀左侧向皇帝如实禀报,只是我的才能有限,只能寄希望于后来的贤能之士了。
关于作者
唐代苏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