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王贞白 庾楼晓望 庾楼晓望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王贞白 独凭朱槛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译文: 在一个凌晨时分,我独自倚靠在朱红色的栏杆旁。此时,山峦的景色刚刚从夜色中清晰起来,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模样,水面也闪烁着全新的光泽。 竹林间弥漫着雾气,在清晨的微光中,仿佛轻轻笼罩着那还未完全隐去的、挂在岭上的月亮;暖风吹拂着浮萍,带着春天的气息悠悠地送过江面。 小城背阴的地方还残留着一些积雪,衙门击鼓报时之前,街道上还没有扬起灰尘,一切都显得宁静而清新。 这座庾楼已经矗立了三百年,不知道曾经有多少像我这样漂泊在外的游子,站在这里眺望远方,思念着故乡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