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岁岁但防虏,西征早晚休。 匈奴不系颈,汉将但封侯。 夕照低烽火,寒笳咽戍楼。 燕然山上字,男子见须羞。

译文:

每年都只是在防备着北方的敌人,这向西征讨的战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匈奴的首领还没有被捆绑,可汉朝的将领却只顾着自己去获取封侯的功名。 傍晚的夕阳渐渐压低,照着那燃烧的烽火,寒冷中,胡笳的声音在戍楼上呜咽。 燕然山上刻下的那些纪功文字,如果真正的男子汉看到了,都应该感到羞愧。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事久拖不决、将领不顾敌患未除只图封侯的现象进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将领不作为的不满。
关于作者
唐代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