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二首 二

神器传时异至公,败亡安可怨悤悤。 犯寒猎士朝频戮,告急军书夜不通。 幷部义旗遮日暗,邺城飞燄照天红。 周朝将相还无体,宁死何须入铁笼。

译文:

在皇位传承的时候,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北齐的败亡又怎么能埋怨局势变化得太快呢? 在寒冷的天气里,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就像寒日狩猎中可能会有斩获的勇士,却常常被诛杀;到了军情告急的时候,军事情报在夜里都无法顺畅传达。 并州一带起义的旗帜遮天蔽日,那是反对北齐统治的正义力量在不断聚集;而邺城被攻破时燃起的大火映红了天空,象征着北齐王朝的覆灭。 北周的将相们行事毫无规矩和体统,在这样的情况下,北齐的臣子们宁愿以死抗争,又何必苟且偷生、委曲求全地钻进那象征屈辱的“铁笼”呢。
关于作者
唐代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