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看猎赠元戎

绣帘临晓觉新霜,便遣移厨较猎场。 燕卒铁衣围汉相,鲁儒戎服从梁王。 搜山闪闪旗头远,出树斑斑豹尾长。 赞获一声连朔漠,贺杯环骑舞优倡。 军回野静秋天白,角怨城遥晚照黄。 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译文:

清晨时分,透过绣帘能感觉到新降的寒霜,元帅当即便下令把厨房搬到狩猎场,准备好好狩猎一番。 燕国的士兵们身着铁甲,像卫士一样簇拥着元帅这位“汉相”一般的人物;这边还有如同鲁国儒生一般的谋士,此刻也身着戎装,跟随在元帅身边。 搜山的时候,猎旗在远处闪闪晃动,从树林中窜出的猎物,身后那长长的尾巴就像豹子尾巴一样,在斑驳的光影中若隐若现。 当有人捕获猎物时,一声欢呼声响彻朔漠,周围的人们都兴奋不已。舞女和乐师们骑着马围成一圈,举杯庆贺,场面热闹非凡。 狩猎结束,军队返回,野外恢复了宁静,秋天的天空一片澄澈洁白。远方的城墙上,号角声带着哀怨,在傍晚昏黄的夕阳映照下,显得格外悠远。 回到营地,穿着红色衣衫的侍女们手持烛炬,簇拥在门口迎接元帅。今晚元帅要在华丽的厅堂大摆宴席,犒劳众人。
关于作者
唐代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