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

萧条古木衔斜日,戚沥晴寒滞早梅。 愁处雪烟连野起,静时风竹过墙来。 故人每忆心先见,新酒偷尝手自开。 景状入诗兼入画,言情不尽恨无才。

译文:

寒冷的冬日里,那一片萧瑟衰败的古老树木,仿佛艰难地衔着将要落下的夕阳,残阳的余晖斜照在它们身上。在晴朗却透着寒意的天气中,早早绽放的梅花被这寒气所阻,显得有些萎靡不振,花瓣上还带着点点清冷的水珠。 心中忧愁的时候,放眼望去,远处的雪和烟雾相连,从旷野上弥漫而起,那景象仿佛也带着无尽的哀愁。周围安静下来的时候,微风轻轻拂过,竹子摇曳的声音穿过墙壁传了过来,在这寂静的冬日里显得格外清晰。 每当回忆起远方的老友,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立刻就出现在眼前,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偷偷品尝新酿好的美酒,亲手打开酒坛,那淡淡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眼前冬日里这美丽又带着哀愁的景象,既适合写入诗中,又适合绘成画卷。可我想要用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却总觉得怎么也写不尽,只能遗憾自己没有足够的才华来描绘这一切啊。
关于作者
唐代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