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韩偓 南亭 南亭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韩偓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 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 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 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徧。 译文: 我每天都待在南亭之中,这南亭就好像僧人修行的寺院一样静谧。 周围安静的时候,远处人们的话语声能率先传入耳中;山林深处鸟儿啼叫,却怎么也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松树长得瘦瘦高高,旁边的石头也显得棱角分明;山间的景色秀丽,溪水清澈平静泛着波光。 壕沟边的藤蔓上垂着长长的细须,小岛上的花朵像点点红色点缀其间。 我有时戴着隐士的帽子在亭中漫步,有时则静静地躺着阅读古代贤人的传记。 要是兴致来了,我就会取出琴来,认认真真地弹奏上一遍。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