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今称继使闽越笑余迂古潜于异乡闻之因成此篇

枕流方采北山薇,驿骑交迎市道儿。 雾豹秪忧无石室,泥䲡唯要有洿池。 不羞莽卓黄金印,却笑羲皇白接䍠。 莫负美名书信史,清风埽地更无遗。

译文:

我正卧病在这偏远的乡村,像古代隐士一样枕着溪流,采摘着北山的薇菜过着隐居生活。可这时候,那些达官显贵们的驿马却频繁地迎来送往着市井中的小儿(那些追名逐利之人)。 我就像那隐于雾中的豹子,只担忧没有可以藏身的石室来保全自身的珍贵皮毛;又如同那生活在泥中的䲡鱼,只希望有个低洼的池塘能让自己安身。 我不会因为王莽、董卓那样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黄金官印而感到羞耻,反而会嘲笑那像上古伏羲氏时代那样头戴白接䍠(一种头巾,代表着闲适自然)的生活方式太过迂腐不切实际。 你们可不要辜负了自己所拥有的美好名声,要让它被载入史册。可如今这世间的清风正气都被你们扫得一干二净,一点都没有留存了。
关于作者
唐代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