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隐者

烟郭云扃路不遥,怀贤犹恨太迢迢。 长松夜落钗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 已约病身抛印绶,不嫌门巷似渔樵。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译文:

烟雾笼罩的城郭,云雾遮蔽的居处,其实路途并不遥远,可我心怀贤才,却仍遗憾仿佛距离十分遥远。 夜晚,高大的松树枝叶掉落,就像千万股发钗散落一地;春天,小小的港湾里水位上涨,差不多到了岸边的半腰。 我已经打算拖着病体辞去官职,丝毫不嫌弃自己的门庭巷弄如同渔樵人家般简陋。 姜子牙在渭水之滨韬光养晦,诸葛亮在南阳隐居,和我们这些人比起来,他们的生活或许更加寂寥冷清呢。
关于作者
唐代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