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言寻蒙唱酬见誉过实却用旧韵重荅

减瘦经多难,忧伤集晚年。 吟高风过树,坐久夜凉天。 旅退慙随众,孤飞怯向前。 钓朋蓑叟在,药术衲僧传。 鬓秃趋荣路,肠焦鄙盗泉。 品徒诚有隔,推唱意何坚。 寒地殊知感,秋灯耿不眠。 从来甘默尔,自此倍怡然。 兰为官须握,蒲因学更编。 预愁摇落后,子美笑无毡。

译文:

我经历了诸多艰难困苦,身体消瘦,到了晚年更是忧愁哀伤不断聚集在心头。 我吟诗的境界高妙,好似清风吹过树林般自然流畅;长久地坐着,感受着夜晚清凉的天色。 在官场中随波逐流、碌碌后退,我深感惭愧;独自前行就像孤鸟飞翔,内心怯懦而不敢勇往直前。 那些和我一起钓鱼的朋友,还有披着蓑衣的老叟依旧在;有关医药养生之术,是从僧人那里传承而来。 我两鬓稀疏,还在追求荣华之路,内心焦灼,我十分鄙视那如“盗泉”般不义之财。 我们的品流的确有所不同,可你推举赞赏我的心意却是如此坚定。 在这寒冷的地方,我格外知晓你的这份情谊,秋夜里灯光闪烁,我激动得难以入眠。 我向来甘愿沉默寡言,从现在起却倍感愉悦安然。 就像兰草,为官者应当手握它以显高洁;蒲草因为学习编织的人而更有价值。 我预先担忧到了衰败零落之时,就像杜甫当年贫寒到没有毡子,会被人笑话。
关于作者
唐代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