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疎净见前峰。 侵堦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译文:

这竹子啊,无论是在如烟的朦胧天气里,还是在细雨纷纷时,又或者是在微风轻拂中,它都显得那么相宜,风姿绰约。它的枝条轻拂着水面,时而藏在村庄的角落,时而又夹杂在松树之间。 把它从远处的寺庙移植过来,它带着那沙沙作响的韵味。经过清洗后,它变得疏朗洁净,眼前的山峰也因此显得更加清晰,仿佛与它相互映衬。 春天的时候,它的嫩芽冲破了台阶边的苔藓,奋力地生长出来。夏天,环绕着小径的莎草微微摇曳,而竹子投下的树荫十分浓郁,给人带来一片清凉。 那不知趣却又多情的杏花啊,有着许多的心思,好几枝杏花穿过翠绿的竹枝,不过竹子也大度地与它们和谐相容。
关于作者
唐代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