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

风骚为主人,凡俗仰清尘。 密行称闺阃,明诚动搢绅。 周旋居显重,内外掌丝纶。 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 大仪墙仞峻,东辖纪纲新。 闻善常开口,推公岂为身。 立朝鸣珮重,归宅典衣贫。 半醉看花晚,中餐煮菜春。 晴台随鹿上,幽墅结僧邻。 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药香沾笔砚,竹色染衣巾。 寄鹤眠云叟,骑驴入室宾。 近将姚监比,僻与段卿亲。 叶积池边路,茶迟雪后薪。 所难留著述,谁不秉陶钧。 丧乱时多变,追思事已陈。 浮华重发作,雅正甚湮沦。 宗从今何在,依栖素有因。 七松无影响,双泪益悲辛。 犹喜于门秀,年来屈复伸。

译文:

这首诗是对故少师的追思,下面是翻译成较为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 故少师以诗歌才华堪称诗坛的主人,平凡庸俗之辈都敬仰他那高洁的风范。 他在家庭中德行缜密,为家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朝堂上真诚磊落,其品德深深打动了朝中官员。 他在官场中周旋,身居显要重要的职位,朝廷内外的重要诏书文诰都由他执掌。 他精通掌管着仙籍之事,忠心耿耿,是当之无愧的国家栋梁之臣。 他道德高尚,如同高大的城墙让人难以企及;他在东辖之位时,让政务的纲纪焕然一新。 他听到好的建议常常会开口赞赏,推举贤能之人完全是出于公心,而非为了自身利益。 他在朝廷上为官时,身上的玉佩撞击发出清脆声响,显示着他的尊贵;但回到家中却生活简朴,甚至要典当衣物来维持生计。 他半醉之时在傍晚欣赏花朵,春日里以煮菜作为午餐。 天晴的时候,他会跟着鹿登上高台;在幽静的别墅中与僧人结为邻居。 他谈论学问时见解清晰卓越,培养出了像李频这样优秀的学生。 药的香气沾染在笔砚之上,翠竹的色泽映染了他的衣衫头巾。 他如同寄鹤眠云的老者般超脱尘世,骑着毛驴,接纳入室弟子。 人们常将他与姚监相提并论,他性情孤僻,与段卿关系亲近。 别墅池边的路上积满了落叶,下雪之后,因为缺少柴火,煮茶都变得迟缓。 令人遗憾的是他没能留下更多的著述,可谁又不是在时代的浪潮中努力把握命运呢。 丧乱的时代常常发生各种变故,如今回忆起往事都已成为过去。 如今浮华之风再度盛行,而高雅正直的风气却被埋没。 他的宗族如今不知在何处,我与他向来就有依存的缘分。 他别墅旁的七棵松树如今已没了踪影,我不禁双泪纵横,更加悲痛辛酸。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于家有优秀的后辈,这些年虽然经历挫折,但如今又重新有了起色。
关于作者
唐代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