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将

劒光如电马如风,百捷长轻是掌中。 无定河边蕃将死,受降城外虏尘空。 旗缝雁翅如竿褭,箭撚雕翎逐隼雄。 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谁为勒殊功。

译文:

这是一首描写唐朝边疆将领英勇豪迈以及感慨自身功绩未彰的诗,下面是将它翻译成的现代汉语: 那将领手中的剑,寒光闪烁如闪电一般锐利,胯下的战马,奔跑起来就像一阵疾风。他身经百战,每一次战斗都能轻易取胜,仿佛一切困难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在无定河边,凶悍的蕃将被他斩杀,死在了这片充满战火的土地上。受降城外,曾经飞扬的敌虏尘土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边疆迎来了短暂的安宁。 军队的旗帜上绣着雁翅的图案,在旗杆上随风摇曳,仿佛大雁展翅欲飞。士兵们的箭尾绑着雕翎,射出的箭如同凶猛的隼一般,带着凌厉的气势。 这位将领自信满满地指着燕山上最高的那块石头,心里想着要在上面刻下自己的赫赫战功,然而,他却不知道,究竟谁能为他记录下这非凡的功绩呢?
关于作者
唐代秦韬玉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