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

雕楹累栋架崔嵬,院宇生烟次第开。 为向西窗添月色,岂辞南海取花栽。 意将画地成幽沼,势拟驱山近小台。 清境渐深官转重,春时长是别人来。

译文:

那亭台楼阁啊,有着雕刻精美的柱子,层层叠叠的栋梁搭建得高耸巍峨。庭院里逐渐弥漫起如烟的雾气,随着时间依次展开一幅朦胧的画卷。 主人为了能让西窗多增添几分月色的美好,哪里会推辞从遥远的南海去采集花种来栽种呢。 他心里想着在地上规划出一片幽静的池塘,气势上好似要把远处的山峦都移到这小台附近。 随着这清幽的环境营造得越来越有韵味,主人的官职也越来越高了。可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他却常常是让别人来欣赏这亭台的美景,自己无暇顾及。
关于作者
唐代秦韬玉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