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秦韬玉 鹦鹉 鹦鹉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秦韬玉 每闻别雁竞悲鸣,却叹金笼寄此生。 早是翠襟争爱惜,可堪丹觜彊分明。 云漫陇树魂应断,歌接秦楼梦不成。 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 译文: 每次听到离群的大雁竞相发出悲切的鸣叫声,这只鹦鹉就会哀叹自己只能在这金笼子里度过一生。 它那翠绿的羽毛早就惹人喜爱和怜惜了,更不用说它那鲜红的嘴巴轮廓分明、格外醒目,让人更加珍视。 它仿佛能看到云雾弥漫着陇山的树木,想象着自由翱翔在那样的天地里,只可惜被困笼中,这思绪让它黯然神伤、魂魄欲断。听到秦楼里传来的歌声,它想在梦里感受自由的快乐,却始终难以入眠。 幸好祢衡当初不认识这只鹦鹉,不然要是像写《鹦鹉赋》那样为它作赋,这鹦鹉怕是也要像祢衡笔下的鹦鹉一样,被世人看轻了。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秦韬玉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