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窗七叶连阴暗。 赖家桥上潏河边。 细看月轮真有意,已知青桂近嫦娥。 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 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 山雨霏微宿上亭,雨中因想雨淋铃。 老僧斋罢关门睡,不管波涛四面生。

译文:

### 第一句 夏日的窗户旁,七叶树的枝叶相互交织,连成一片,投下浓密的阴影,让人在炎热中感受到丝丝清凉。 ### 第二句 那赖家桥就静静地横跨在潏河边上,桥与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 第三句 仔细端详那天空中的月亮,感觉它好像真的饱含着某种情意。想来那月中的青桂树应该离嫦娥仙子很近吧,似乎在陪着仙子度过那清冷又寂寞的时光。 ### 第四句 像祢衡这样性情刚直、恃才傲物的人,黄祖那狭隘的心胸根本容不下他。仔细想想,黄祖空有英雄之名,却因为不能容人,最终杀害了祢衡,实在是徒有虚名啊。 ### 第五句 张华纵然说出了如同赤胆忠心般的话语,可最终的作用却比不上刘侯的那一张书信。或许张华的言语虽真诚,但在实际效果上,刘侯的书信却更有力量、更能解决问题。 ### 第六句 山间细雨纷纷扬扬,我在这上亭中留宿。在这雨中,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想起了当年唐玄宗在雨中听闻栈道铃声的情景,那其中该有着怎样的无奈与哀愁啊。 ### 第七句 老和尚吃完斋饭,便关上房门睡去了,对外边那波涛汹涌、四面袭来的危险全然不管不顾。他仿佛已经超脱了尘世的纷扰,沉浸在自己宁静的世界里。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