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汉代簪缨盛,梁园雉堞雄。 物情须重德,时论在明公。 族大逾开魏,高神本降嵩。 世家惟蹇谔,官业即清通。 翰苑论思外,纶闱啸傲中。 健豪惊彩凤,高步出冥鸿。 履历虽吾道,行藏必圣聪。 绛霄无系滞,浙水忽西东。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 去去才须展,行行道益隆。 避权辞宪署,仗节出南宫。 雁影相承接,龙图共始终。 自然须作砺,不必恨临戎。 幕下莲花盛,竿头㺗佩红。 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人地应无比,箪瓢奈屡空。 因思一枝桂,已作断根蓬。 往事应归捷,劳歌且责躬。 殷勤信陵馆,今日自途穷。

译文:

这首诗是一首投赠诗,整体较为复杂且包含诸多用典,以下是逐句翻译: 在汉代,簪缨世家兴盛无比,如今梁园的城墙雄伟壮观。 世间人情都看重品德高尚之人,当下舆论都聚焦在您这位贤明的大人身上。 您家族庞大,堪比当年魏国开国时的强盛,您的神明祖先本是嵩山之神降临世间。 您家族世代都以正直敢言著称,为官的事业清正廉明、通达顺畅。 您在翰林院参与谋划、思考国事之外,在中书省(纶闱)潇洒自在、从容自得。 您刚健豪放的文笔能让彩凤惊叹,您超凡的举止如同高飞的冥鸿。 您的仕途经历虽然遵循着一定的道理,但您的行止出处必然都能让圣上知晓并认可。 您在朝廷高位本无阻碍,却忽然前往浙水东西任职。 您就像庾亮在高楼上赏月般风雅,又似袁宏摇着满扇清风般潇洒。 您在两地任职四年,都能把事情处理得十分妥当,建立了全面的功绩。 您离去之时,才华必将进一步施展,前行的道路也会越来越顺遂。 您为了避开权力纷争辞去御史台的官职,持着符节离开南宫(尚书省)。 您的仕途如雁影般前后承接、连贯有序,与圣上的宏图大业始终相伴。 您自然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不必遗憾去带兵打仗。 您的幕府中人才济济,如莲花般繁盛,官员们的冠饰上㺗佩鲜艳。 百姓遇到您就像儿童遇到郭伋那样欢喜,战士们有了您就如同得到了文翁这样的贤师。 您的人品和地位无人能比,可我却常常生活贫困、食不果腹。 我想起曾经追求的功名,如今已像断根的蓬草般漂泊无依。 过去的事情应该有个好的结果,我这劳歌只能先自我反省。 我满怀殷勤地来到您这如同信陵君的馆舍,可如今自己却陷入了穷途末路。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