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段太尉庙

近甸蒙尘日,南梁反正年。 飘流茂陵椀,零落太官椽。 建纛非降楚,披图异录燕。 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译文:

在离京城很近的地方遭受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皇帝蒙尘的艰难日子里,就是南梁实现拨乱反正的那一年。 曾经象征着皇家尊贵与权势的茂陵的器物如同被弃之物四处飘流,太官署的房椽也都七零八落,一片破败景象。 段太尉竖起大旗抵抗叛贼,他可不是像项燕一样投降敌人;他的功绩和事迹载入史册,也和那些被记录的普通燕地人物有着天壤之别。 可叹啊,段太尉像侍中一样为国家和正义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却不如那些在皇帝面前溅洒在御衣上的血那样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与铭记。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