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骢马

枥上病骢蹄褭褭,江边废宅路迢迢。 自经梅雨长垂耳,乍食菰浆欲折腰。 金络衔头光未灭,玉花毛色瘦来焦。 曾听禁漏惊街鼓,惯踏康庄怕小桥。 夜半雄声心尚壮,日中高卧尾还摇。 龙媒落地天池远,何事牵牛在碧霄。

译文:

马槽里那匹生病的青骢马,脚步虚浮拖沓,而它曾生活过的江边废弃宅院,离这里路途遥远。 自从经历了梅雨时节,它就总是垂着耳朵,没了精神;刚刚吃了点菰米浆,就虚弱得好像要折了腰一般。 它嘴上套着的金络头,光芒还未消散,可身上如玉般的毛色,却因为消瘦而显得枯黄焦燥。 它曾经在宫廷中,听着宫中计时的漏声和惊响的街鼓,习惯了在宽阔平坦的大道上奔跑,如今却害怕过那窄小的小桥。 到了半夜,它还会发出雄壮的嘶鸣声,可见内心依旧豪情不减;可到了白天,却只能高高地卧着,尾巴偶尔还摇一摇。 它本是像天马一样的良驹,却落到这般境地,距离那理想中的天池无比遥远。真让人不解,为什么那平庸的牛郎星,却能高高挂在碧霄之上呢。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