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译文:

在京城,不知不觉就到了正月初七立春的日子。这简单的一、二、三、四、五、六、七数字,看似平常,可就在这一天啊,大地上万千树木都开始萌发出新芽。 抬眼望向遥远的天际,归来的大雁正贴着云朵轻快地飞翔,它们仿佛带着远方的消息,急匆匆地赶回家乡。再看看身边近处的河水,原本被冰层覆盖的水面,冰层已渐渐开裂,一条条游动的鱼儿欢快地从冰缝中奋力钻了出来,好似是要迫不及待地迎接这春天的到来。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