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使君赴苏台

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 疲甿赋重全家尽,旧族兵侵太半无。 料得伍员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

译文:

向东南方向远远望去,我不禁长长地叹息,还记得您当年手持虎符,奉命前往苏州任职。 如今吴越一带战祸连连,多年来,苏州城一片荒凉,连麋鹿都在城中肆意游荡,昔日繁华早已不再。 那些疲惫不堪的百姓,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很多家庭都因此家破人亡;当地的世家大族,也大多在战火中消失了。 我猜想伍子胥的灵魂也漂泊在外,您不妨把他招来好好调侃一番,这世事变迁、人间沧桑啊。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