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泊淮口

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遶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译文:

秋风中,树叶回旋着飘落,水面变得十分平静。我偶然间乘着这孤独的小船漂泊至此,此时已经到了三更时分。 秋夜寒凉,雾气和露水悄然侵入到船内的灯光之下。夜晚十分静谧,能感觉到鱼龙之类的水族正沿着岸边游动。 我斜靠着枕头,心中正牵挂着建功立业的抱负,就像汉代司马相如题柱立志那样。这时,隔着楼却不知是谁唱起了歌声,那歌声婉转悠扬,绕梁不绝。 当年那乘坐锦帆龙舟的隋炀帝,他那狂妄不羁的魂魄,应该还会经过扬州去观赏这皎洁的明月吧。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