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二

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 官秩已叨吴品职,姓名兼显鲁春秋。 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译文:

### 整体诗意 在这春日里,我向钱塘元帅尚父表达心意。元帅您征讨东方的幕府管辖着十三个州郡,我这没什么才能的人哪敢奢望能忝列于您的高位幕僚之中。 我如今已经有幸获得了如同吴地一样尊贵的官职品级,我的姓名也能像在《春秋》里留名那样稍微有了点声名。 就像那拉盐车的骏马,只有被伯乐回头顾看之后,它的名声才开始变得重要起来;又好似那火井,只有去仔细窥探,才能看到火焰开始升腾。 您的一句关于黄河的话语,便能涵盖千年的大事。我可不像当年在麦城的王粲徒然登上高楼,空发感慨,我是真心敬仰您啊。 ### 逐句解读 - “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您统帅的征东幕府势力范围涵盖了十三个州郡,我深知自己才能平庸,哪里敢奢望能在您的幕府中占据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呢。“忝”在这里是谦辞,表示自己有愧于处于某个位置。 - “官秩已叨吴品职,姓名兼显鲁春秋”:我如今已经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官职品级,就如同在吴地能有尊贵的地位一样。而且我的姓名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好像在《春秋》这样的史册里留下了痕迹。“叨”有忝受、承受之意。 - “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良马拉着盐车,一直不被重视,直到伯乐回头看它,它的名声才变得重要起来,这里用这个典故比喻自己得到元帅的赏识后才开始有了声誉。而火井需要人凑近去仔细看,才能发现火焰在升腾,意思是自己的才能就像火井里的火焰,需要元帅这样的人去发掘。 -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您说的一句话,就能概括千年的历史大事,足见您的见识和智慧。而我可不像王粲在麦城登上高楼,徒然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王粲曾作《登楼赋》,表达自己的失意和对家乡的思念,这里作者用王粲的典故对比,表明自己在元帅这里得到了重视,不是那种空自感慨的人。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