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罗隐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 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罗隐 朝论国计暮论兵,余力犹随凤藻生。 语继盘盂抛俗格,气兼河岳带商声。 闲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 天柄已持尧典在,更堪回首问缘情。 译文: 这位在广陵任职的李仆射啊,白天在朝堂上讨论国家大计,到了晚上还研究军事谋略,如此繁忙之下,竟还有精力创作出像凤凰羽毛般华美的诗篇。 他所作诗句,能够继承古代盘盂铭文那种庄重典雅的风格,完全抛开了世俗的格调;其诗中气势,既有黄河山岳般的雄浑壮阔,又带有《商颂》那种庄严肃穆的韵味。 闲暇之时,他寻来绮丽的情思,写出的诗就像千万朵鲜花般绚丽多彩;安静思索,高声吟诵出的诗句,饱含着《诗经》“六义”那种清正高雅的意境。 如今他已经手握朝廷大权,秉持着如尧帝法典般公正严明的治国理念,又何须再回首去探寻诗歌中所表达的个人情感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