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宫秋思

楚城日暮烟霭深,楚人驻马还登临。 襄王台下水无赖,神女庙前云有心。 千载是非难重问,一江风雨好闲吟。 欲招屈宋当时魄,兰败荷枯不可寻。

译文:

傍晚时分,楚城被浓重的烟霭所笼罩。一位楚人停下马,登上高处远眺。 襄王台下的江水毫无顾忌地流淌着,仿佛肆意妄为;神女庙前的云朵,好似有着自己的心思,悠悠飘荡。 千年来的是是非非,已经很难再去追问清楚。江上风雨潇潇,正好趁着这般情境悠闲地吟诗。 想要招回屈原、宋玉当年的魂魄,可如今兰花衰败、荷叶枯萎,他们的踪迹再也无处寻觅了。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