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庄周高论伯牙琴,闲夜思量泪满襟。 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鸥翻汉浦风波急,鴈下郧溪雾雨深。 慙媿苍生还有意,解歌襦袴至如今。

译文:

就像庄周那些高深的言论和伯牙弹奏的精妙琴音一样,李侍郎的见解和才华也十分出众。在这静谧的夜晚,我细细回想与他相处的过往,泪水不禁湿透了衣襟。 放眼四海,如今又能和谁去谈论那些身边发生的近期之事呢?侍郎已逝,长眠于九泉之下,我从此也辜负了当初和他一起的初心与抱负。 汉江之畔,鸥鸟在湍急的风波中翻飞不定,郧溪之上,大雁在浓重的雾雨中向下飞去。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迷茫。 我深感惭愧,百姓们依旧对我怀有期望,至今还在传唱着赞美官员善政的歌谣(“襦袴歌”代表百姓对官员仁政的歌颂),可我却没能更好地实现抱负,没能如他们期望的那样有更大作为。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