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开元寺阁上作

满槛山川漾落晖,槛前前事去如飞。 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 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 红楼翠幕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

译文:

登上广陵开元寺的楼阁,栏杆外,山川大地都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之中,波光荡漾。栏杆前,往昔的种种往事,就像飞逝而去的时光一样,一去不复返。 传说中刘安得道成仙,带着家中的鸡犬一同飞升,消失在云中;隋炀帝沉迷享乐,在月色下欣赏着笙歌艳舞,最终也只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江水奔腾,向着海门涌去,江面上的帆船渐渐散去;大地广袤,仿佛将淮口都吞没了,岸边的树木相互依偎。 这世间,那数不清的红楼翠幕,住着多少达官贵人、风流人物。然而,它们长久地在东风中,见证着人间的是是非非,那些荣耀与衰败、兴盛与灭亡,始终在不断地上演。
关于作者
唐代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