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罗隐 孙员外赴阙后重到三衢 孙员外赴阙后重到三衢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罗隐 远山高树思悠哉,重倚危楼尽一杯。 谢守已随征诏入,鲁儒犹逐断蓬来。 地寒谩忆移暄手,时急方须济世才。 宣室夜阑如有问,可能全望未然灰。 译文: 远处的山峦和高大的树木,勾起我悠悠的情思。我再次倚靠在高楼之上,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那如同谢守(谢朓,这里可能用来比喻孙员外)一般的贤才,已经随着朝廷的征召诏书入朝为官了;而我这个像鲁儒一样迂腐的人,却如那随风飘散的断蓬一般漂泊而来。 这地方寒冷,我徒然回忆起能带来温暖的援手;如今时局危急,正需要有拯救世道能力的人才啊。 倘若皇帝(用汉文帝在宣室夜召贾谊的典故)在深夜有所问询,又怎么能完全指望已经熄灭的灰烬重新燃烧起来呢(意思是难以完全凭借旧有局面去改变现状)。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