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罗隐 投所思 投所思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罗隐 顦顇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译文: 我在长安这繁华之地却面容憔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这漂泊的灵魂和困窘的命运,常常让我自我怀疑。 那满河两岸翠绿如屏障般的山峦,可我却看不到能归乡的日子;我孤身一人在这充满纷扰的尘世里,时常默默流泪。 我就像一块等待雕琢的材料,只可惜空劳像郢地匠石那样技艺高超的人来费心;又担心自己就像病入膏肓的患者,终究会耽误了像秦国医缓那样的良医。 人生就算能活到七十岁,如今我已经三十了,从现在开始往后的日子会是怎样的凄凉惶惑,实在难以预料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