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方干 镜湖西岛言事寄陶校书 镜湖西岛言事寄陶校书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方干 樵猎两三户,凋疎是近邻。 风雷前壑雨,花木后嵒春。 文字不得力,桑麻难救贫。 山禽欺稚子,夜犬吠渔人。 未必圣明代,长将云水亲。 知音不延荐,何路出泥尘。 译文: 在镜湖西边的小岛上,只有两三户以砍柴打猎为生的人家,这些人口稀少、生活困苦的人家就是我的近邻。 前面的山谷中,风雷滚滚,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大雨;后面的山崖上,花木繁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我舞文弄墨却始终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不能凭借文字改变命运;种桑麻又难以解决贫困的问题。 山中的鸟儿常常欺负年幼的孩子,夜里的狗会对着打鱼归来的人狂吠。 在这圣明的时代,我未必就该一直与这云水相伴,过着隐居的生活。 如果没有知音推荐我,我又能通过什么途径摆脱这困窘的处境,走出这如泥尘般的艰难生活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