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

中天坐卧见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 晴卷风雷归故壑,夜和猿鸟锁寒山。 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 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译文:

我在应天寺上方的高空中坐着或躺着,就能俯瞰到人间的景象。那陡峭的岩石上垂挂着藤蔓,想要攀爬上去可真是难上加难。 晴朗的日子里,仿佛能把风雷收卷起来,让它们回到原来的山谷;夜晚时分,与猿猴和鸟儿的声响相伴,整个寒冷的山峦就像被锁住了一般静谧。 应天寺上方的地势横亘在苍茫的绿野之外,它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平湖之中。 谦上人住在西边山岩的最高处,沿着那曲折如“之”字的小路,就能找到那禅房的关隘。
关于作者
唐代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