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竹林寺

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 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 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译文:

我寻得了一条小路,一路前行来到了这座幽深的古寺。这清幽宁静的竹林寺,我早就在听闻中知晓它的大名。 寺庙里,台阶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那浓郁的绿色彰显着岁月的古老。傍晚时分,烟雾袅袅升起,伴随着寺庙中焚香的香气弥漫开来。 黎明时分,月亮渐渐西沉,清辉洒落在翠绿的松林之上;石缝间潺潺流淌的泉水声,仿佛和着寺庙里传出的诵经声一同流淌。 我聆听着寺中僧人讲解佛法真理,心中的那些烦恼不知不觉间就消散了,整个人也感觉轻松了许多。
关于作者
唐代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