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二十四则 委曲

登彼太行,翠遶羊肠。 杳霭流玉,悠悠花香。 力之于时,声之于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 水理漩洑,鹏风翱翔。 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译文:

登上那雄伟的太行山,满眼翠绿环绕着那曲折如羊肠般的山路。 山间云雾缥缈,像流动的美玉,悠悠的花香四处飘散。 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展现出不同的作用,羌笛的声音也会在特定情境下有独特的韵味。 仿佛要离去却又折返回来,就如同那幽深的景致并非刻意隐藏。 水流形成漩涡,盘旋涌动;大鹏借助风力,自在翱翔。 “道”并不会局限于某种固定的器物,它能适应各种方圆不同的形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的奇景,借此表达了一种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思想,告诉人们“道”无处不在,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关于作者
唐代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