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斋四咏 小松

婆娑只三尺,移来白云径。 亭亭向空意,已解凌辽敻。 叶健似虬须,枝脆如鹤胫。 清音犹未成,绀彩空不定。 阴圆小芝盖,鳞涩修荷柄。 先愁被鷃抢,预恐遭蜗病。 结根幸得地,且免离离映。 磥砢不难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

译文:

这小松姿态柔美,仅有三尺来高,是从那白云缭绕的山间小径移植而来。它笔直挺立,朝着天空伸展,那模样仿佛早已明白自己要超越辽远的天际。 它的叶子茁壮,好似虬龙的胡须;枝条却还很脆嫩,如同仙鹤的小腿。它还未能发出那清脆悦耳的松涛声,青紫色的光彩也还飘忽不定。 它的树荫呈圆形,宛如小小的灵芝伞盖;树干上的鳞片粗糙,好似长长的荷柄。我首先担忧它会被鹞鹰冲撞,也预先害怕它会遭受蜗牛的侵害。 幸好它扎根在了适宜的地方,暂且避免了被杂乱的草木遮蔽。奇形怪状的磨难不难遇到,关键在于要保护它,让它慢慢成长,养成坚韧的品性。 有朝一日,朝廷要建造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我愿为了让它能派上用场而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