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游楞伽精舍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疎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疒}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俄然櫂深处,虚无倚岩崿。 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龙阁。 当中见寿象,欲礼光纷箔。 珠幡时相铿,恐是诸天乐。 树杪见觚棱,林端逢赭垩。 千寻井犹在,万祀灵不涸。 下通蛟人道,水色黮而恶。 欲照六藏惊,将窥百骸愕。 朅去山南岭,其险如邛笮。 悠然放吾兴,欲把青天摸。 紫藤垂罽珥,红荔悬缨络。 藓厚滑似漦,峰尖利如锷。 斯须到绝顶,似愈渐离㸌。 一片太湖光,只惊天汉落。 梅风脱纶帽,乳水透芒𪨗。 岚姿与波彩,不动浑相著。 既不暇供应,将何以酬酢。 却来穿竹径,似入青油幕。 穴恐水君开,龛如鬼工凿。 穷幽入兹院,前楯临巨壑。 遗画龙奴狞,残香虫篆薄。 褫魂窥玉镜,澄虑闻金铎。 云态共萦留,鸟言相许诺。 古木势如虺,近之恐相蠚。 怒泉声似激,闻之意争博。 时禽倏已嘿,众籁萧然作。 遂令不羁性,恋此如缠缚。 念彼上人者,将生付寂寞。 曾无肤挠事,肯把心源度。 胡为儒家流,没齿勤且恪。 沐猴本不冠,未是谋生错。 言行既异调,栖迟亦同托。 愿力傥不遗,请作华林鹤。

译文:

我乘坐着像浮萍一样轻盈的越地小船,悠悠地驶出烟雾笼罩的城郭。 岸上的人声渐渐稀疏旷远,天气忽然变得开阔清朗。我内心十分惬意,仿佛身上的病痛都被去除了一般。 遇到胜景就悠闲地欣赏,碰到清幽之地便停下逗留。很快,船划到了水深之处,眼前虚无缥缈,船儿靠着陡峭的山崖。 一位手持白色毛笔的道人,引领我登上了龙阁。在阁中见到了寿佛之像,想要礼拜时,佛像的光芒如箔片般纷纷闪耀。 珠幡不时相互撞击作响,我怀疑这是天上众神的音乐。从树梢能望见宫殿的屋角,在林端能看到红色的涂饰。 那千寻深的古井依旧存在,历经万年它的灵气也没有干涸。古井之下连通着蛟龙所行的道路,水色昏暗而阴森。 想要照亮五脏六腑都让人惊恐,打算窥视周身百骸也令人惊愕。 我离开山南岭,那里的险峻就像邛笮古道一样。我悠然地释放着自己的兴致,真想伸手去触摸青天。 紫藤像垂落的毛织耳饰,红荔枝如同悬挂的缨络。苔藓厚得像龙吐的涎沫,又滑又腻,山峰尖锐得好似利刃。 不一会儿就到达了绝顶,好像渐渐摆脱了尘世的纷扰。眼前一片太湖的波光,只让人觉得像是天河落到了人间。 微风像梅花的香气,吹掉了我的纶巾,山泉水渗透了我的草鞋。山间的雾气和湖水的光彩,交融在一起,仿佛静止不动。 美景应接不暇,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来回应这美妙的一切。 回来时穿过竹林小径,就像走进了青油帐篷。山洞仿佛是水神打开的,佛龛如同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深入这幽静的院子,前面的栏杆正对着巨大的沟壑。遗留的壁画上龙奴模样狰狞,残余的香灰像虫篆一样淡薄。 凝视清澈的泉水像窥视玉镜,让人失魂落魄,静下心来能听到清脆的金铎声。 云朵的姿态仿佛在挽留我,鸟儿的啼鸣好似在与我约定。古老的树木形状像毒蛇,靠近它恐怕会被蜇伤。 奔腾的泉水声激昂澎湃,听着就让人心生争胜之意。 此时鸟儿突然安静下来,各种声音都悄然响起。这一切让我那不羁的性情,像被缠住一样眷恋这里。 想想那寺庙中的僧人,把一生都交付给了寂寞。他们从未有过动摇退缩之事,愿意把内心的佛性传承。 为什么儒家学者,一生都勤奋而恭谨呢?猕猴本来就不适合戴帽子,其实谋生方式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僧人和儒家学者言行不同,但都在世间栖身。如果佛的愿力不嫌弃我,就让我成为华林寺中的仙鹤吧。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