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 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苹沫著孤岸。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猨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余清旦。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译文:

清远道士在衰败的周朝就已修成大道,到了强盛的汉朝依然避世隐居。 那时荆棘杞柳虽然阻碍道路,但山林云霞还能容他藏身逃窜。 这座虎丘山确实灵异非凡,我心怀愉悦在此尽情游玩。 石头粗涩如同生锈的古铁,山间雾气浓重,轻尘弥漫。 松脂油腻,涂满了幽静的小路;浮萍泡沫,附着在孤独的岸边。 众多藤萝交织,像暗沉沉的帐幕;群鸟啼鸣,如陶匏乐器般嘈杂混乱。 山岩缝隙仿佛是大地的中心,海上的波光好似占了天空的一半。 黑猿排成行列回归巢穴,白云依次消散在天边。 月亮在傍晚升起,夜晚的露水在清晨还留有余寒。 风和日丽时,文人采集优美的诗篇,墨客学习灵动的翰墨。 可叹我仰慕这样的诗文,吟咏之后再三感叹。 清远道士和我虽然境遇显达或隐晦不同,但这首追和的诗大致还值得称赞。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