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乐府十篇 哀陇民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穷危又极崄,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译文:

陇山高耸入云,有千万仞之高,美丽的鹦鹉把巢穴筑在那山巅之上。 这陇山不但又高又险到了极点,而且山体还并不完整,到处是嶙峋的怪石和陡峭的悬崖。 那些憨厚老实的陇山百姓,为了捕捉鹦鹉,攀爬悬崖就像登天一样艰难。他们悬着绳索在空中,窥视着鹦鹉的巢穴,一个不小心就纷纷坠落下去。 往往费尽周折,捕捉一百只鸟都不一定能成功抓到一只,十个人去捕捉,就有九个人会死去。 陇川还有驻守的士兵,这些士兵也不得清闲。他们接到命令,提着精美的雕笼,将捕捉来的鹦鹉一直送到皇宫的金台之前。 鹦鹉自己并不珍惜自己的羽毛,也不会自己主动诉说自己的遭遇。可为什么人们要如此轻视人命,去为了这些供人玩乐的东西而付出惨痛代价呢? 我听说古代的圣王,都会舍弃那些珍奇异兽。而如今这些陇山百姓,每年都为了捕捉鹦鹉而不断有人死去,他们只能啼哭不止,泪流满面。
关于作者
唐代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纳兰青云